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唐君毅的大学诠释探赜(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唐君毅的诠释的立足点是物事之分,这是对朱子阳明诠释的反思。唐君毅认为朱子和阳明都训物为事,从而遗漏了具体的物。这种批评很有洞见。朱子将格

唐君毅的诠释的立足点是物事之分,这是对朱子阳明诠释的反思。唐君毅认为朱子和阳明都训物为事,从而遗漏了具体的物。这种批评很有洞见。朱子将格物诠释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3]4物指一切蕴含着天理的事事物物。虽然格物就是即物穷理,但“即物”只具有手段性,穷理才具有目的性。阳明则将物定义为“意之所在之事”,但意念有善有恶,作为意的呈现,物也有正与不正。格物就是良知纯化意念的工夫:“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9]972朱子从理学视域出发,不仅将重点落在理而不是物,而且还混同了格物与致知,致知不过是格物的效验而已。阳明从心学视域出发,将物完全主观化,使格致诚正的工夫同一化,显然不符合《大学》对工夫次序的诉求。唐君毅提出物事之分和感通格物说,实际上是自觉地回复到礼乐论的视域下谈格物,这里物还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形上学含义,既不是理气和合之物,也不是意念呈现之物,而是作为礼乐实践情境中的物,这显然更切近《大学》的时代背景。

此外,从感通格物说中,可以看出唐君毅心境感通说的雏形。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唐君毅用“境”来代替“物”,境兼虚实,与心灵俱隐俱显,俱起俱息。而心灵的感通活动有其类别、次序和层位三向,并通过一阴一阳的内在机制,开显为层层超越的九重境界,由此构建出体系庞大的“感通形上学”。[10]这里我们暂不对“感通形上学”作深入探析,但无疑,心境感通说是对感通格物说的深化和发展。在感通格物说中,物还只是局限于道德实践境域中的物,而物的显现和心灵的感通之间的关系也并未明朗。在心境感通说中,境已经泛指与心灵感通的一切境域,而心境的关系也通过体相用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脉络展开。但二者的致思取向是相同的,都重视心境(物)的互动感通。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唐君毅甚至直接借用《大学》本末终始等术语来表达感通的次序性。可以说,《大学》构成了唐君毅感通形上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三、 致知三义说

格物与致知是相连的工夫,但两者的侧重点仍不同。“盖格物之义,唯是直就物之来接来感,而吾又有所以感之应之之事上说;而至善则自吾人之所以感之应之之正道上说。”[1]253总体来说,格物是心物感通之事,致知则是心灵进一步对感通之事所要求的正当性的认知和自觉。

从文本(段2、4、5)出发,唐君毅认为致知具有知止至善、知所先后和知本三种涵义:“《大学》致知之要点,即在于能知此止,以知止至善。进而就吾人所对之客观之物不同,而知其本末。因而于吾人之应物之事,亦当就其连贯,而知其终始,乃先其本始者,而后其末终者。人能知先事其本,后事其末,是谓知本,而达于‘知之至’矣。”[1]246

首先,知止至善。唐本将段2移到段11之后,“为人君止于仁……与国人交止于信”下面为“知止而后定”句。因而,段11就是止于至善的释文。仁敬孝慈信之类的正当性原则或道德理想就是至善。唐君毅言:“至善,即主观之当知、当止之‘对客观对象之物之当然之道也’。”[1]246至善必须连着具体的应物之事而言。知止至善,就是实践者对待物的态度和行为都能够达到中正不偏的合乎正当原则的理想状态。如此解释,“止于至善”就不是独立的纲领,而是指:使明明德、新民之事达至完满的合乎正道的状态。但此处我们仍可问:至善之道和知之间是何关系?唐君毅言:“然克就《大学》之此文句而言,亦实不能断定《大学》之所谓至善,毕竟只为人知之所对,或兼为此知之本性。”[1]265唐君毅认为这个问题只有到阳明提出“良知即天理”说才能解决,《大学》并未明确处理。其实,在格物致知工夫中,心体还未完全自觉,只有经过诚意正心的工夫,至善之理才“真实化”于心,而心体也完成了自觉。就此而言,唐君毅认为至善也不是外在的:“至善者非他,即依明明德而亲民……以使明德实明于天下,彰明吾本有之明德而已。”[1]103

其次,知所先后。知所先后就是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唐君毅在此强调要对工夫的实践次序有明确的了解:我们通过对具有本末结构之物的感通而通达善道,因而实践此善道的工夫也应该有始终先后的次第。始终先后关系不仅仅是时间序列上的次第关系。其言:“此所谓始终相涵,相生相成,即谓此《大学》八条目所说之八事,前一事之必归向于后一事,亦生起此后一事,以后一事为其末;而后一事即成就此前一事,还完成前一事,亦以前一事为其本……其中终始之相涵而相生相成,即见此为始与终之事,有共同之道为之贯。始必归向终,终亦必可完成其始,即成一终始相涵,相生相成之相续不断之历程。”[6]59唐君毅将八条目的关系看作是相连相涵、相生相成的锁链式结构。前一工夫是后一工夫的前提和开端,后一工夫是前一工夫的发展和完成。而诸多工夫的核心都是明明德,因而有一贯之道相连,不会导致工夫的支离。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27/659.html



上一篇:修道院与西欧世纪文艺复兴分析
下一篇:博弈与协调大学三大社会职能内涵的重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