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礼记大学格物致知新解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格物致知”之传统阐释 “格物”为《礼记·大学》“八条目”之始,历代已有多种注解。东汉郑玄训“格”为“来”,又曰:“其知于善深, 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 则来恶物。言

一、“格物致知”之传统阐释

“格物”为《礼记·大学》“八条目”之始,历代已有多种注解。东汉郑玄训“格”为“来”,又曰:“其知于善深, 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 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礼记正义》)。郑玄的解释偏向德性论,“知善知恶”注重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致知”先于“格物”。宋代朱熹训“格”为“至”,“格物”即“穷至事物之理”。朱熹认为《礼记·大学》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已经佚失,故作《格物致知补传》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朱熹的解释偏向知识论,“格物”为向外求取事物之理,“致知”同时实现了明理与明心,“格物”为“致知”的前提。

明代王阳明反对朱熹的解释,认为其“务外遗内”(《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传习录下》)。王阳明训“格”为“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大学问》)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以本心之良知去端正事物,“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阳明“四句教”);“致知”即是“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大学问》)王阳明将“格物致知”的方向扭转向内,以本体之自明为要。

王阳明与朱熹在对“格物”的理解上分道扬镳,后世儒者多赞同阳明的修养论进路,反对朱熹的知识论进路。晚清章太炎先生在《致知格物正义》一文中认为朱熹“穷至事物之理, 则是集众技而有之,于正心、修身为断绝阡陌矣。”冯友兰也批评朱熹的“格物致知补传”“以智识底知识求之,实乃南辕北辙”。①新儒家开山人物熊十力在“致知”上赞同阳明“致良知”的观点,进而从本体论上说明“性智”只能“逆觉体证”。熊先生在“格物”上也认可朱熹的知识论之横摄取向,这样既保存了价值,又不拒绝知识,是对二者的综合。熊十力的弟子牟宗三重新回到了“格物致知”的修养论阐释,认为“致知”就是回复良知,虽然本体是至善的,但良知易为习气所遮蔽,“格物”就是“复”的工夫,即是诚意正心。

《礼记·大学》之“八目”与《礼记·中庸》之“九经”都是从“修身”到“平天下”之开展,二者可以对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礼记·中庸》)

《礼记·大学》之“八条目”有“往复言之”,《礼记·中庸》亦然: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从《大学》原文逻辑来看,“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前提。对照《中庸》“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可知“格物致知”之原义当为郑注之“知善知恶”。《礼记·乐记》曰:“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此即《礼记·大学》之“知至而后意诚”,因为本心之“好恶”即是“诚意”,所以“格物”本义即是郑注之“来物”。郑玄、王阳明等人对“格物致知”之德性论阐释(善恶、好恶)当为确解。按照郑注之逻辑,阳明“为善去恶是格物”当为“知善知恶是格物”。阳明“四句教”之三曰“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与“格物”也有内在的关联,郑玄之“知善知恶”不是知识论,而是“体知”层面的德性论。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27/665.html



上一篇:为何忽略身边人的话
下一篇:考上好大学才荣耀上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