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礼记大学格物致知新解(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易传·系辞上》曰:“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张载《正蒙·太和》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礼记·大学》“致

《易传·系辞上》曰:“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张载《正蒙·太和》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的说法不同于前六目之阶段论关系,二者本是一事。“致知在格物”动词在前,二者在工夫论上并无先后之别,随后往复言之“物格而后知至”与其余六目的说法相同,但其动词在后,从结果回头看是一种阶段论逻辑,但二者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格物致知”之“执两用中”与“两立一见”的逻辑相通,“物”具有正反两面,通过“格物”而达到的“知”就是中庸智慧。清华简《保训》记载舜通过“测阴阳之物”来“求中”。②主体以诚心来量度事物之“两极”,就是为了得到“一”或“中”,所以“格知天命”亦是“格物”应有之义。

三、“中”与古代刑罚

从甲骨文“中”的字形来看,类似旗帜,有人推测可能是作战时调兵遣将的兵符,也有人认为是“立于地中的旗表”[2][3],还有人认为是测量天时的圭表[4],可见“中”在古代可能是一种实物。清华简《保训》记载上甲微向河伯“假中”与“归中”,李均明先生认为此“中”为司法判决文书。[5]《保训》记载商族的首领王亥到有易做买卖,被有易之君绵臣杀害,王亥之子上甲微到河伯那里去控告,得到了判决书,以此号召商人诛杀了绵臣,又将判决书归还给河伯。《周礼·秋官·乡士》亦有“狱讼成,士师受中”的说法。

“中”在古代既是法律判决文书,也是一种法律思想,《尚书·吕刑》曰:“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从惟从。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输而孚。”《周礼·秋官·小司寇》有“狱讼之中。”孙诒让《正义》曰:“狱讼之成谓之中。”《易·讼》九五爻辞曰:“讼,元吉。”《易传·象传·讼》曰:“‘讼,元吉’,以中正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凡讼之体,不可妄兴,必有信实,被物止塞,而能惕惧,中道而止,乃得吉也。”

法律首先要求公正,既不能偏向原告,也不能偏向被告,“王道荡荡;无党无偏”(《尚书·洪范》)。刑罚之“中”即来自“执两用中”,根据对立双方的陈述与证据做出公正的判决。《尚书·吕刑》曰:“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尚书·吕刑》曰:“两造具备,师听五辞。”《管子·匡君小匡》曰:“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尸子》卷上曰:“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辞源》解释“折中”为“调和二者,取其中正,无所偏颇,同折衷”。

孔子深知“中”与刑罚之联系,《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孔子“执两用中”之“中”则由刑罚思想转化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思维,首先就要求主体以中正客观的态度去考察矛盾的双方,圣明之“中”由此而产生。

四、“无讼”与“知本”

“格物致知”即是“执两用中”,而“执两用中”又广泛运用于古代刑罚判决之中,所以《礼记·大学》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可能就是下面一段: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从《礼记·大学》原文的顺序上看,此段出现于对“诚意”一章的阐释之末尾,郑玄注曰:“此谓知本。本,谓‘诚其意’也。”刘宗周继承了王心斋的“淮南格物论”,认为“致知在格物”之“物”就是“物有本末”之“物”,所以“致知”即是“致本之知”,又曰:“格物致知,总为诚意而设,亦总为慎独而设也。非诚意之先,又有所谓致知之功也。”(《刘子全书》卷二十五《读大学》),所以古本《大学》并不缺传。但刘宗周“始于诚意,终于平天下”的阐释架空了“格物致知”,使“诚意”完全成为德性论,而缺少认识论维度,而王心斋“度于本末之间”的“格物”则保留有“执两用中”之认识论含义。

如果“致知”之“知本”就是以“诚意慎独”为本,那么为何“大畏民志”即是“知本”呢?郑玄注曰:“情,犹实也。无实者多虚诞之辞。圣人之听讼,与人同耳。必使民无实者不敢尽其辞,大畏其心志,使诚其意不敢讼”,孔疏:“大能畏胁民人之志,言人有虚诞之志者,皆畏惧不敢讼。”朱熹《大学章句》将《礼记·大学》原文进行了移动、嫁接。但对“大畏民志”的解释与郑孔同,意为“以畏服民之心志”。此外,古代诉讼制度有先交纳押金的规定,《周礼·秋官司寇·大司寇》曰:“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入钧金” 是缴纳三十斤铜的诉讼费作为保证,否则便是自认理亏而败诉,这是以经济手段来制止诉讼。但是,用经济手段来“止讼”显然不是孔子的本义,所以有必要重新考察“大畏民志”的含义。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27/665.html



上一篇:为何忽略身边人的话
下一篇:考上好大学才荣耀上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