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云雾飘逸 空灵俊美 ——崔昊山水《春山云霭图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空灵清美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熔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统一。“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

一、空灵清美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熔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统一。“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这样的情景正是崔昊的《黄山云雾》的意境反映。黄山具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特别是黄山的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四绝”,在崔昊的《黄山云雾》作品中呈现出来。那玲珑隽秀,峭壁千仞,拔地擎天景象,使这幅青绿山水作品再现出潇洒与清丽意境,仿佛是一汪清凉的泉水,又宛若婉转悠扬的乐曲。这种意境让人联想到鲍深的“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的意境。

营造这样的意境,是画家对景写生所获得的经验释放。画家用笔用墨借鉴了“清代四王”的笔法,细笔淡墨,配合小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对中、近景的物象进行加重。春天的黄山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李花艳丽,各色花蕊点缀山间。画家用细笔勾勒花束的枝干,表现出富变化自然清晰明丽场景。近景的山腰曲径,在云雾间刻画的朦胧隐约,突显了画面艳丽空蒙。

画家还把传统的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的笔墨进行综合。在墨色运用上比传统的青绿山水用色浅淡,比浅绛山水还浓重一些。这样对表现黄山的清丽空灵意境表现更为明显,使画面整体效果更加柔和。画面中的松柏为浓重之笔,为了是突出画面的凝重与艳丽对比,采用了浓淡不一的墨法进行渲染。在此幅作品中,画家对近处山体进行了丰富的青绿色调渲染。对近处山坡暗面进行重色皴擦,对灰面和亮面进行了渲染过渡,保持住了近景山坡的凝重效果。中景的青绿色山体塑造,画家将岩石的结构进行细线勾勒,使岩石塑造更加变化多姿。此时这个山体的染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山体中既不能让山体暗面过重,又要体现岩石的形体结构。画家把握住暗面和灰面色调的过渡,让土黄色下方山腰利用水分的自然融合过渡到青绿色的山顶。特别在处理灰面的过渡调时,利用微妙的青绿色彩变化把中景山体塑造的更加立体。同时,对山体的松柏的塑造,画家利用墨法将其渲染成不同层次。把空间塑造更加深幽,增强了云霭空间的效果。远山的刻画采用了浅绛山水的技法,重点将黄山的结构进行渲染,画家依旧时刻注意把握黄山的明暗、过渡关系,把奇峰汇聚,峥嵘崔嵬的形象逼真刻画。突出表现黄山清秀、峻美、空灵的人间仙境的意境。

二、诗、境、书、印的完美融合

《春山云霭图》表现黄山春天的美景,把远山苍茫悠远,云霭迷蒙的景象展现的空灵绝美。使得画面有了诗的意境之美。金禾文化当代书法家吴冠东先生为此幅作品题诗:“青山人烟稀,云霞逐梦奇。已是桃花月,静待龙凤栖。”让观赏者更加感受到《春山云霭图》的艺术神韵。诗词赋写在画面左上角,使画面的构图更具平衡感。画面右下角的印章,添补了画面的空白。整幅作品构图严谨,墨色张弛有度,使诗、书、印、境得到完美融合。

三、作品技法传承和创新的艺术成就

春天的黄山,野花艳丽,娇艳无比。云雾在峰壑间弥漫,大自然的美在汇聚升华,给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些自然的风华得益于云霭的表现。中国古代画云雾喜欢用白描形式表现,而崔昊的这幅作品利用的是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的表现手法,利用留白、渲染产生丰富的云雾飘浮的形象,云雾近密远疏,把画面巧妙构成s形构图,增添了画面空灵变化的意境。崔昊的山水画风格多变,不拘一格。气韵生动、色彩清丽。画面上山峰峻秀,山谷间云雾浮动,雾气迷茫,飘逸俊美。整幅作品虚实相间,意境雅致空灵。松柏葱郁,峡谷陡峭险峻,营造了黄山大美之境界。

《春山云霭图》既有浅绛山水的淡雅清新,又有青绿山水的凝重艳丽,两种技法进行了融合统一。此幅作品运用的笔法非常丰富,墨法也非常多样。画家以瑰丽的美学艺术语言,创造了一幅人间仙境。作品构图精美,用笔用色既传承古典,又开拓创新。整幅作品宁静致远,使观赏者心旷神怡,产生了绝美空灵的艺术神韵,堪称青绿山水画创作中的精品。

【1】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

【2】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域中国画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3】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山水画艺术初探【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0/0709/372.html



上一篇:齐齐哈尔大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
下一篇:妙笔生辉 江山无限 ——崔昊金璧山水《黄山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