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智旭对大学的佛学化诠释以大学直指为中心(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看“亲民”。智旭说:“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52)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206页。朱熹认

再看“亲民”。智旭说:“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52)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206页。朱熹认为,“亲,当作新”。(5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5页。及至明代,阳明等人遵从古本之“亲”,智旭亦遵循古本《大学》的“亲”解。由于儒佛两家言语表达系统不同,比之于儒家而言,佛教言心性而罕言人伦之道,即便偶有涉及,也多是由于传入中国后受到传统儒家的影响,可以说在佛教的观念中“亲民”之“民”也是自性之化现。诸如《坛经·忏悔品第六》中说:“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54)慧能著,李明译注:《坛经》,长沙:岳麓书社,2016年,第103页。外境之中遇到的形色人物,抽象为心中所生起的种种情感,并没有具体的实体可言,无非是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把本心遮蔽住的那些东西,诸如邪见、烦恼、愚痴等。

关于“至善”,智旭认为“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55)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206页。“止于至善”,是自性清净修成后所达至的成佛状态,智旭称之为“觉满”。智旭将“至善”落实到了人的本心之处,是不加以流转的。这与朱熹所解不同。朱熹虽然也谈心性,但他认为“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5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1册,第210页。智旭将“心”视之为本体,此“心”具有不生不灭的属性,并不会受到其他事项的干扰。朱熹所谈之心性则具有缘起缘灭的属性,有“敬”则存,不“敬”则不存的特征,这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智旭认为“明德”即为“自觉”,“亲民”即为“觉他”,“至善”即为“觉满”。而且,智旭将“明德”“亲民”“至善”三纲领解读为“一境三谛”(57)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206页。。三个互不相同的纲领虽由本心所发,实则是圆融一体的,善巧方便故为之三。儒者朱熹将“明德”“亲民”“至善”视之为三个纲领,而智旭则认为“只是明明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此中明德、亲民、至善即一境三谛(58)“一境三谛”为佛教术语,又名圆融三谛,或不思议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圆融于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认为,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谓之假,即空即假,谓之中。如此三谛之理融洽于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圆融无碍,谓之一境三谛。”。也就是说,智旭是不赞同将“明德”“亲民”“至善”视之为三个独立部分的,而是将三者看作是一个整体,并不是“明德”之外还要再去立个“亲民”的念头,本心即发处即包含有“自觉”“觉他”和“觉满”三种状态。“明德”“亲民”“至善”由本心之“大”中而开出,又在“学”之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便为“大学之道”了。

四、智旭释“八条目”

(一)智旭的“八条目”体系

在《大学》开宗明义章中接着又说: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智旭也有其自己的理解。“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59)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208页。很显然,在这里,智旭释引了“唯识宗”的“八识说”。智旭认为,儒家所讲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即为“转识成智”(60)瑜伽行派和法相宗认为,通过佛教修行领悟佛教真理,有漏(有烦恼)的八识就可以转为无漏(断烦恼)的八识,从而得到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是:第一,成所作智,前五识转无漏时所得,又称作事智,意为成就德业,因为此智能在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利乐众生行善;第二,妙观察智,第六识转无漏时所得,又称观智,意为善于观察现象的自相、共相,因为此智能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第三,平等性智,第七识转无漏时所得,又称平等智,意为观察一切现象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此智能平等普度众生;第四,大圆镜智,第八识转无漏时所得,又称镜智,以大圆镜的光明遍映万象纤毫不遗形容此智,因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痴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具此四智,即得佛果。的过程,“正心”是将“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诚意”是将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致知”是将第六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格物”则是作“唯心识观”。关于“唯心识观”,智旭曾侧面描述:“味是舌识之相分,现量所得,非心外法。智愚贤不肖者,哪能得知?惟有成就唯心识观之人,悟得味非心外实法”。(61)蕅益著,江谦补注,梅愚点校:《四书蕅益解》,第171页。也就是说,在智旭看来,需明了“致知”非“心外实法”,智旭认为,“心外无物”,“格物”所“格”并非心外具体之事物,实际为心中所有,这是智旭反复强调的。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27/661.html



上一篇:博弈与协调大学三大社会职能内涵的重审
下一篇:让可触的目标点燃激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