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三边赋之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边赋》之《t-魁城赋》的史料价值李军(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甘肃兰州)摘要: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
《三边赋》之《t-魁城赋》的史料价值李军(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甘肃兰州)摘要: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其中,《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卜魁城的建城历史方面。赋作中,关于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名的来源,以及卜魁城在清代的建设过程及布局进行了详细叙述,这些珍贵的史料,对今天研究清代中叶及以前的卜魁城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三边赋》;《卜魁城赋》;史料;边疆舆地赋;卜魁;齐齐哈尔中图分类号:12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38(2013)02—0159一04TheHistoricalValue of“Prose—Poem ofBukui”of“TrilateralProse—Poem”LIJun(CoBege ofHumanites,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China;Center forChineseClassics 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China)Abstract:TrilateralProse—Poem ofProse—Poem ofTibet ofMongoliaHening,Prose—Poem ofXinjiang ofDaxingXuso- ng is not onlyProse boutique,but works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of which the historical value of“Prose—Poem ofBukui”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BukuiCity,in which the ori舀n of the ua/ne ofBakui,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distribution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all of which ale of important referrence for today’S study ofBukuiCity before and in the middle ofQingDynasty.KeyWords:TrilateralProse—Poem;Prose—Poem ofBukuiCity;historical materials,bordedand and inland;Bukui;Qiqihar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成风。自乾隆帝御制《盛京赋》导夫先路,接着又相继涌现出大批作品,如纪昀《乌鲁木齐赋》、吴兆骞《长白山赋》,另有王必昌、徐德钦、洪缟等人同名的《澎湖赋》及王必昌、林谦光、高拱乾等人同名的《台湾赋》等等。而作为清代边疆舆地赋的代表,即乾嘉道之际蒙古和宁(1741—1821)的《西藏赋》、吉林英和(1771—1840)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1781—1848)的《新疆赋》,以其鸿篇巨制和独具魅力的边疆地域及民族特色而为人所注目,最早当在光绪癸未(即光绪九年,1883)由王秉恩元尚居合斟汇刊为《西藏等三边赋》。①《卜魁城赋》作者满洲正白旗人英和(1771—1840)在道光八年(1828)至十一年(1831)被遣戍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于九年(1829)作该赋。作者在赋序中,就曾明确强调说:“事须核实,言贵有征。”还说:“耳食之余,目验所及,询彼故老,证以旧闻,据事直书。”并希望赋作能起到“备乘轩之采”之①共两册,其中《西藏赋》与《卜魁城赋》合为一册,《新疆赋》独成一册。三赋前均有牌记,分别为:《西藏赋》“光绪壬午八月元尚居耕刊华阳徐道宗署检”,是知刊刻于光绪八年(1882)九月;《卜魁城赋》“光绪癸未正月料刊道宗署检”,是知刊刻于光绪九年(1883)二月;《新疆赋》“光绪壬午十月元尚居斟刊华阳海方徐道宗署检”,是知刊刻于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故,《西藏等三边赋》汇刊的截至时间,最早当为光绪九年(1883)。收稿日期:2013—02—28作者简介:李军(1977一),男,甘肃静宁人,博士,教师,从事古代文史、边疆文史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芷目的和作用,其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b魁城赋》从形式上看,有正文,也有自注,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尤其是自注部分,大量征引相关文献,且信而有征,也因此,后经作者整理,自成地理著作《l、魁纪略》一书,颇受学者重视。《西藏等三边赋》中,对三边的历史记载,颇具参考价值。相对其中的《西藏赋》、《新疆赋》而言,《卜魁城赋》在历史方面着墨不多,但却集中而突出,主要是对b魁城的历史叙述。(一)卜魁城城名来源卜魁,即黑龙江齐齐哈尔,但对这一名称,在作者英和当时就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赋作云:辨孛苦于方言,讹布枯于土著。自注云:方氏式济《龙沙纪略》云:“卜魁,站名,在新城之北八百里,距七站。或日,大力人为布枯,曾有布枯居此,故名。今日卜魁,误也。或日,有达呼尔人,名l、魁,耕于此。或曰,元置军民万户府五,一日孛苦江。今卜魁,枕脑温江,而孛苦江未知所在。”旧站去城十五里,地名齐齐哈尔。立城后,移站于城,城因站名,官文书皆称之。这里,所引方式济《龙沙纪略》中,明确否定了 b魁为“布枯”的音转,也不承认为“孛苦”的说法,但肯定b魁为站名。作为满洲旗人的英和,在赋作中介绍卜魁建城时又云:“康熙三十年,于嫩江东b魁村地方筑城,邻近齐齐哈尔村,又以为名。”这里,认为卜魁是村名。可以看出,当时一致的观点是卜魁是站名、村名,而且b魁为齐齐哈尔别名。①但对 b魁的最初来源,仍未能解释清楚。英和所据,不知为何,但尽管如此,《卜魁城赋》为后人的继续研究则提供了重要线索,仍不失为弥足珍贵的参考史料。这一问题,直至今天,还在不断探讨之中。值得注意的有夏家骏、孟宪振先生《“b魁”考释》一文,¨1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年间满文档案,对“b魁”作为站名、村名之来源,作出了较为令人信服的解释。原来,“b魁”一名,“最初只是索伦、达斡尔头领b魁的大名,只是由于他的存在和影响,后来才兼指他所居住或管辖的村落及官府在此村落修筑的驿站,最后才延展为官府兴建的城市之名”。后来,黑龙江满语研究所的吴雪娟女士,又对达斡尔首领卜魁的生平和家世,利用康熙二十三年至三十年间的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进行了详细考证,使得这一问题持续深入,逐渐明晰。旧1(二)卜魁城建城历史 b魁城的建筑布局和面貌,极富东北边疆地域特色,主要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木城、外城为土城。这里,赋作首先介绍内城:“其为制也,截彼长松,是栽是约。筑之以土,百堵皆作。”自注云:“墙高一丈八尺,外植以木,内实以土。”又云:“高庳间之,睥睨是若。”自注云:“《龙沙纪略》:‘卜魁,栅木为城,木末高低相间,肖睥睨。”’又云:“千三十步,爰诹爰度。”自注云:“木城周广之数。”又云:“四门有伉,经涂是拓。”自注云:“木城四门。”这样,就将内城叙述得十分清晰。接着,介绍外城:“周以土垡,斯成外郭。”自注云:“《龙沙纪略》:‘筑城不以土,视湿草土纠结者掘之。尺度如墼,日垡块。厚数垡,高不盈丈。圯则按地分旗,饬兵修之。”’又云:“十里五门,周卢击口。”自注云:“《龙沙纪略》:‘土城累垡为之,周六里。西面二门,近南者,Il盏水。水宽广,可数百亩,江涨,则通流。’按,今郭周十里,康熙三十年建。木城内,堆拨七座。土城内,堆拔十三座;土城外,堆拨十座。”赋作对内城的介绍也是十分详细而准确。又云:“环列镇以建庭,长川以为壑。”自注云:“《大清会典》:‘黑龙江将军,治齐齐哈尔城。领城六:齐齐哈尔城之东南,呼兰城;其北,布特哈城、黑尔根城;其东北,黑龙江城;其西,呼伦贝尔城。”’这样,就将b魁城这一黑龙江将军驻地及其辖制介绍得一目了然。最后,赋作突出强调b魁城的重要战略地位:“带参陪都而鼎峙,实北门之锁铊”。可见,b魁城当时已然成为黑龙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实际上, b魁城还是当地的商业中心:“入城南门抵木城里许,商贾夹衢而居,市声颇嘈嘈。……商贩多晋人,铺户多杂货铺,客居应用无不备,然稍涉贵重,或贩自京师,若绸缎之类。”城中“编商铺为十二排,更番值月,供应官府”,城郊每年五月举行“楚勒罕”盟①参赵尔哭等《清史稿》卷五十七《地理四·黑龙江·龙江府》。②西清《黑龙江外记》,引自李治亭《东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521页。文中征引之处甚多,恕不一一注明。第2期李军:《三边赋》之《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会,又称“北关集”,是索伦、达斡尔、鄂伦春人贡貂并与蒙古部落和来自各地商人互市贸易的盛会。②对卜魁城赋的贸易盛况,《卜魁城赋》在赋作结尾也有叙述:若其大辟市廛,时届五月。贡貂少余,各辏方物。商贾成集,旗民毕达。蚁聚蜂屯,车膏马秣。褰帐连云,编茅荫喝。携累重以偕行,听子女之欢萃。通有无以懋迁,储经岁之生计。羡户籍之益繁,增倍蓰而犹未。奄十屯之广袤,为东北之都会。赋作在叙述卜魁城的建筑布局和面貌后,接着追叙了卜魁建城以前周边的情势:“当夫城之未建也,瓯脱辽旷,水草苯尊。有达呼尔。与彼索伦。”自注云:“《大清一统志》:‘索伦、这呼尔二部,居额尔古纳河及精奇哩江之地,与罗剁接境。自顺治五年,其佐领阿济布入贡,始内属,驻牧黑龙江。”’可见,卜魁城未建之前,周边是从蒙古、女真等分化而来的少数民族部落如索伦、达呼尔,主要是打牲人(猎户),外围还与俄罗斯察罕汗辖属下的罗刹接壤。其中,索伦、达呼尔“既蒙古之派别,异金源而枝分。乐彼游牧,以安其群。”但是,罗刹在俄罗斯支持下,屡次寇犯清朝边境:“乃有戛黠斯之丑类,人精奇哩而潜军。纵豕突,逞狼奔,侵轶我塞地,窥伺我边门。”于是,康熙帝“皇赫斯怒,我武是奋。悯远黎之疾苦,拯水火于辛艰。”进行了有力反击。赋作对战争进程作了概括而清晰的叙述:“振虎旅之无敌,克牛满而斯遁。”自注云:“《平定罗剁方略》:‘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命将军萨布苏等遣官兵剿抚牛满、罗剁。”’接着:“粤癸亥之纪岁,始转镡于伊屯。”自注云:“康熙二十二年,调派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领宁古塔、吉林官兵,由水陆并进,驻防黑龙江额素哩地方,运粮自辽河溯流至等色屯,又陆运至伊屯门,复顺流至松花江。”最终,取得了抗击入侵的巨大胜利:“既平定夫雅克萨,乃版筑于墨尔根。”自注云:“康熙二十三年,以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侍郎温布岱、给事中雅奇纳授副都统,修筑城池,统率官兵,留驻防御。至二十八年,平定雅克萨城,始舆俄罗斯分界立碑于安巴格尔必齐河口东岸,文日‘大清国遣大臣舆俄罗斯议定边界之碑’。康熙二十五年,于墨尔根城地方筑城。二十九年,移将军驻札。”虽然篇幅不大,但赋作叙述得层次分明,生动传神,使人如临其境。同时,资料翔实,信而有征,按之以史,皆相吻合。黑龙江地区设将军以前,辖于宁古塔驻防。而清初以来,沙俄就已逐渐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当地人民备受其害。为了有效抗击俄军的入侵,清廷设立了宁古塔将军,并在顺治九年(1652)、十五年(1658)、十七年(1660)等先后多次与俄军交战,但边患一直未能消弭。到康熙十三年(1674),清廷将吉林水师营移驻黑龙江,并筑城以居,以阻止俄军入侵。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设置黑龙江将军,以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为将军,率吉林、宁古塔官兵驻防,即前面赋作于“粤癸亥之纪岁,始转镡于伊屯”自注中所云之事。黑龙江将军初驻黑龙江城东北十三里之瑷珲旧城(今俄布拉弋维申斯克附近),后移至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瑷珲乡)。康熙二十九年(1690),自黑龙江城移驻墨尔根城(今嫩江),即赋作自注所云:“康熙二十五年,于墨尔根城地方筑城。二十九年,移将军驻札。”接着,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最终自墨尔根城移驻卜魁城(齐齐哈尔城),遂为省治o[3](v1963’对此,赋作重点详细叙述了这一历史。首先是总括叙述:其既移城于卜魁也。自注云:康熙三十年,于嫩江东卜魁村地方筑城,邻近齐齐哈尔村,又以为名。以总管玛布岱授副都统衔,暂守此城。打牲之索伦、达呼尔,皆属将军统辖。三十七年,移墨尔根副都统,驻齐齐哈尔城。三十八年,复移将军驻札。接着详逐一细叙述卜魁城的建制与驻防,分为内、外两方面。先是内:“内则幕府中立,群司环守。”自注云:“将军、副都统公署,在城内。康熙三十八年,建设户、兵、刑、工四司。银库、军器楼、进贡楼,皆在署内。”又,“红衣戒备,金甲富有。”自注云:“炮局在东门内,库贮无敌大将军炮四位、神威将军炮十二位、龙炮六位、冲天炮一位、子母炮二十位、行营炮四位、旧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闲炮五位,铅弹二十三万七千八百余粒,棉、铁甲各八百副。”又,“惟八旗之生聚,实安良而除莠。”自注云:“雍正十年,以索伦、达呼尔、巴尔虎兵丁内选三千名,察哈尔旗下兼管之额鲁特一百名,俱拨往呼伦布雨尔驻防。十三年,又以喀尔喀贝子旗下新巴尔虎三千四百名拨往。乾隆八年,将军博第奏准裁汰索伦、巴尔虎、额鲁特、新巴尔虎兵丁三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512/609.html



上一篇:齐齐哈尔流人文学的梳理综述
下一篇:老卜奎的生鱼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